国家煤监部门重点扶持企业 咨询热线:
透地D波应急通信产品、矿山安全通信产品、移动宽带应急通信产品 17203711177
< >

如何选择人员定位系统的方法?

作者:中多科技 日期:2025-09-02 点击:9
一键分享

选择人员定位系统需遵循“需求锚定→技术匹配→落地验证→长期适配”的闭环逻辑,避免因盲目选型导致功能冗余或需求缺失。以下是分阶段、可落地的系统选择方法,覆盖从需求分析到供应商筛选的全流程:



 一、一阶段:精准拆解需求——明确“为什么要定位”

需求是选型的核心依据,需从场景目标、功能优先级、合规要求三个维度细化,避免“为定位而定位”:

 1. 锁定核心场景与目标

不同场景的定位目标差异极大,需先明确系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安全、效率、管理),典型场景对应目标如下:

- 高危场景(矿山/化工/隧道):核心目标是“安全管控+应急救援”,需优先满足“危险区域防闯入、人员遇险快速定位”;

- 服务场景(医院/养老院):核心目标是“高效调度+特殊监护”,需实现“医护人员快速寻位、老人/患者安全区域监控”;

- 生产场景(工厂/仓储):核心目标是“流程合规+效率提升”,需支持“岗位到岗检测、跨区域移动审批”;

- 公共场景(学校/园区):核心目标是“区域管理+隐私平衡”,需兼顾“人员聚集预警、非工作时段定位关闭”。


 2. 列出功能“必选/可选”清单

用清单区分“缺一不可的核心功能”和“可后期扩展的增值功能”,避免为无关功能付费。


 3. 明确合规与隐私底线

- 行业合规:高危场景需符合专项标准(如矿山需《AQ 6210》,化工需防爆认证);医院需符合医疗数据安全规范(等保2.0);

- 隐私保护:需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系统支持“定位权限分级(如员工仅看自身位置)、轨迹数据定时删除(如30天自动清理)、非工作时段定位暂停”。



 二、第二阶段:匹配定位技术——平衡“精度、成本、环境”

不同定位技术的精度、抗干扰能力、部署成本差异显著,需根据需求选择“性价比优”的技术,避免“精度过剩”或“满足不了需求”:

 1. 核心技术对比与选型逻辑


 2. 环境适应性补充判断

- 室内复杂环境(多墙体/金属遮挡):优先选UWB或蓝牙AOA(抗干扰强);

- 室外开阔场景(无遮挡):选北斗/RTK(无需布线,成本低);

- 防爆/潮湿场景(矿山/化工):需确认硬件防护等级(如IP67+、防爆认证)。



 三、第三阶段:评估系统落地可行性——避免“部署难、维护贵”

技术匹配后,需重点核查系统“能否适配现有环境、后期是否好维护”,核心关注3个维度:

 1. 系统架构与集成能力

- 传输兼容性:室内优先选无线传输(UWB/蓝牙/Wi-Fi),避免布线复杂;室外选4G/5G无线传输(北斗标签需支持双模:北斗+GPS);

- 接口开放性:需支持与现有系统对接(如考勤、监控、应急指挥系统),接口优先选标准协议(HTTP/JSON、MQTT),避免“数据孤岛”;

- 操作门槛:平台需支持“可视化管理”(2D/3D地图标注人员位置、报警弹窗),且支持多终端(电脑+手机APP),方便管理者随时查看。


 2. 部署与维护成本测算

- 部署成本:询问供应商“现场勘测服务”(如1万㎡室内需多少基站)、“部署周期”(UWB需1-2周,蓝牙AOA需3-5天);

- 维护成本:确认“设备故障率”(如标签防水等级、基站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维护便捷性”(标签是否可更换电池、基站是否支持远程重启)。



 四、第四阶段:筛选供应商与试点验证——规避“小厂踩坑”

供应商的“技术实力+服务能力”直接决定系统稳定性,需通过“案例核查+试点测试”验证:

 1. 供应商筛选3个关键动作

- 看同行业案例:优先选“服务过3家以上同场景客户”的供应商(如化工选服务过大型石化企业的品牌),要求提供案例视频/报告,并可联系客户核实(如“系统故障率”“响应速度”);

- 查资质与服务:必备资质包括“3C认证、防爆合格证(高危场景)、软件著作权”;服务需覆盖“售前勘测、售中安装调试、售后7×24小时技术支持”(如报警故障1小时内响应);

- 问后期升级:确认系统是否“模块化设计”(核心功能为基础模块,增值功能可后期添加)、是否提供“免费固件升级”(避免后期功能落后)。


 2. 小范围试点验证(关键步骤,不可省略)

无论供应商如何承诺,需通过1-2周试点验证效果,重点测试:

- 核心功能达标性:如电子围栏触发是否≤3秒、SOS报警是否同步推送至管理员手机、定位精度是否符合承诺(连续24小时实测误差);

- 环境适配性:在信号弱区域(如地下室/电梯)测试“离线数据补传”,在人员密集时段测试“定位稳定性”(是否出现漂移);

- 用户接受度:收集一线使用者反馈(如“操作是否麻烦”“标签佩戴是否轻便”),避免后期推广阻力。



 五、第五阶段:决策 checklist——快速验证方案合理性

最后用以下清单自查,确保选型无遗漏:

- [ ] 需求匹配:核心功能(如防爆/寻位)是否完全覆盖,无冗余或缺失;

- [ ] 技术适配:定位精度、环境适应性(如防爆/抗遮挡)是否符合场景;

- [ ] 落地可行:硬件有合规认证(如防爆证),能对接现有系统,部署周期≤预期;

- [ ] 安全合规:数据加密(传输+存储)、权限分级、隐私开关均具备;

- [ ] 试点通过:核心功能实测达标,用户反馈良好,维护成本可控;

- [ ] 供应商可靠:同行业案例真实,售后7×24小时支持,后期可免费升级。



通过以上5个阶段,可精准筛选出“贴合需求、稳定可靠、成本可控”的人员定位系统,避免盲目选型导致的资源浪费,真正解决场景中的安全或效率问题。



相关推荐:

如何选择人员定位系统

如何选择人员定位系统设置

如何选择人员定位系统功能

上一条:矿山人员定位系统作用有哪些?

下一条:如何选择人员定位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