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调度系统是指在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用于统一指挥、资源调配、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的信息化平台。它集成了通信、地理信息、视频监控、资源管理等多种技术,是应急指挥中心的核心支撑系统。
以下是主要的应急调度系统分类及其功能特点:
一、按功能划分的主要应急调度系统
1. 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 功能:集成语音、视频、数据、GIS地图、资源管理于一体,实现“一屏统览、一键调度”。
- 核心能力:
- 多部门联动指挥(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
- 实时灾情态势展示
- 应急资源(人员、车辆、物资)可视化调度
- 任务分发与进度跟踪
- 应用:各级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2. 无线通信调度系统
- 功能:对集群通信(如PDT、TETRA)、对讲机、车载台等无线终端进行统一调度。
- 核心能力:
- 组呼、单呼、紧急呼叫
- 终端定位与轨迹追踪
- 录音回放、优先级调度
- 代表系统:PDT调度平台、TETRA调度服务器。
3. 视频调度系统
- 功能:整合各类视频资源,实现远程可视化指挥。
- 接入源:
- 固定监控摄像头(天网、交通)
- 单兵图传设备
- 无人机实时画面
- 移动布控球
- 能力:
- 多画面拼接、云台控制
- 视频标注、录像回放
- AI智能分析(如烟火识别、人群聚集)
4. 卫星与移动通信调度系统
- 功能:对接卫星电话、应急通信车、便携基站等设备,实现远程通信调度。
- 能力:
- 卫星终端状态监控
- 应急通信车位置与带宽管理
- 资源远程激活与配置
5. 资源调度与物资管理系统
- 功能:对应急物资、救援队伍、装备进行动态管理与调度。
- 能力:
- 物资库存管理(帐篷、发电机、净水设备等)
- 救援力量部署与路径规划
- 调拨指令下发与签收
- 集成技术:RFID、GPS、GIS路径分析。
6. 北斗/GPS定位调度系统
- 功能:基于北斗或GPS实现人员、车辆、设备的实时定位与轨迹追踪。
- 应用:
- 救援队伍位置监控
- 应急车辆导航与调度
- 偏离预警、电子围栏
- 优势:尤其适用于无公网信号区域(结合北斗短报文)。
7. 智能语音调度系统
- 功能:支持语音识别、语音指令、多方会议等功能。
- 能力:
- 语音拨号、语音转文字
- 自动录音与归档
- 与GIS、视频联动(如“点击地图位置自动呼叫附近人员”)
8. 多网融合调度系统
- 功能:将卫星、4G/5G、Mesh自组网、集群通信、固话等多种通信方式融合接入同一平台。
- 核心价值:
-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网络互联互通
- 任意终端之间可互通呼叫
- 统一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
- 典型应用:“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调度。
二、按部署形态划分
三、典型系统平台(示例)
1. 华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 支持PDT/宽带集群/4G/5G融合调度。
2. 海能达(Hytera)指挥调度平台
- 基于PDT/TETRA的语音与数据调度。
3. 大华/宇视视频指挥系统
- 集成视频监控、图传、GIS的可视化调度。
4. 北斗应急调度平台
- 基于北斗定位与短报文的野外救援调度系统。
5. 城市大脑·应急模块
- 如杭州、深圳等地的智慧城市应急调度平台,整合多部门数据。
四、系统核心功能总结
五、发展趋势
1. 智能化:引入AI进行语音识别、图像分析、智能派单。
2. 云化部署:基于云计算实现弹性扩展和多级联动。
3. 移动化:通过APP或小程序实现轻量化调度。
4. 国产化与自主可控:采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通信标准(如天通、北斗、PDT)。
5. 平战结合:日常用于城市管理,战时快速切换为应急模式。
总结
现代应急调度系统已从单一语音调度发展为多网融合、音视频联动、资源可视、智能决策的综合平台。其核心目标是实现:
> “看得见、叫得通、调得动、控得住”
在“全灾种、大应急”背景下,应急调度系统正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