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煤监部门重点扶持企业 咨询热线:
透地D波应急通信产品、矿山安全通信产品、移动宽带应急通信产品 17203711177
< >

应急通信常见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作者:中多科技 日期:2025-09-24 点击:4
一键分享

应急通信常见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旨在应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确保在常规通信网络中断或失效时,仍能建立可靠的通信链路。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1. 卫星通信

   原理: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远距离甚至全球范围的通信。

   优点:覆盖范围极广,不受地面灾害影响,可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通信。

   应用场景:地震、海啸、洪水等导致大面积地面通信设施损毁的灾难现场;偏远山区、海上救援等无地面网络覆盖区域。

   设备:卫星电话、便携式卫星终端、卫星通信车(VSAT)、高通量卫星系统。


 2. 集群移动通信

   原理:一种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一呼百应”的组呼模式,主要用于指挥调度。

   优点:支持快速组呼、优先级呼叫、脱网直通(D-MO)等功能,适合多部门协同作战。

   应用场景:消防、公安、急救等一线救援队伍的现场指挥与调度。

   技术标准:TETRA(欧洲主流)、PDT(中国自主标准)、DMR等数字集群技术。


 3. 短波无线电通信

   原理:利用短波频段的无线电波经电离层反射进行远距离传播。

   优点:通信距离远(可达数千公里),不依赖中继设施,抗毁性强。

   应用场景:超远距离通信、跨区域协调、作为其他通信手段的备份。

   局限性:易受电离层变化影响,通信质量不稳定,带宽较小。


 4. 微波通信

   原理: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在空间直线传播进行通信,可作为中继接力传输。

   优点:容量大、传输质量好、部署相对灵活。

   应用场景:在视距范围内建立临时通信链路,如连接两个高地之间的通信节点,或作为基站回传链路。

   类型:PDH/SDH数字微波、扩频微波、微波网桥等。


 5. 宽带无线通信

   原理:基于4G/5G、Wi-Fi、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等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能力。

   优点:支持高清视频回传、实时图像传输、大数据量交换,满足现代应急指挥对多媒体信息的需求。

   应用场景:应急指挥车与现场之间的音视频传输;无人机回传航拍画面;现场搭建临时Wi-Fi热点供救援人员使用。


 6. 无人机通信中继

   原理:将通信基站或中继设备搭载在无人机上,升空后作为空中通信平台。

   优点:机动性强,可快速部署到指定空域,解决复杂地形下的通信盲区问题。

   应用场景:山区、峡谷、城市高楼密集区等信号难以覆盖的区域;临时扩大通信覆盖范围。


 7. 传统有线与蜂窝网络备份

   有线通信:在条件允许时,利用未受损的光缆、电缆等有线线路恢复通信。

   蜂窝移动通信:通过应急通信车(COW, Cell on Wheels)或小型基站(如皮基站)快速恢复4G/5G网络服务,满足公众通信需求。


 发展趋势:融合与智能化

现代应急通信越来越强调多技术融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综合通信网络。例如,将卫星通信作为骨干网,集群通信用于一线调度,宽带无线和无人机提供现场高清视频,再通过AI技术实现资源智能调度和网络自愈,从而形成一张高效、可靠、智能的应急通信“生命线”。

上一条:应急通信要求

下一条:应急通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