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灾害预防处理与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预先制订的抢险救灾方案。所有煤矿企业应该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矿井应急救援实战演习。

一、应急救援的特点:
重大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决定了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1、迅速:建立快速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质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
2、准确: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预测其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
3、有效: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和物质的配备与维护,预案落实情况,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
1、针对不同灾害,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具体预防和处理措施。
2、对特殊区域,如易发生灾害地点(爆炸和火灾),需要对通风系统和风流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控风措施。
3、针对不同的灾害事故,应具有具体可行的人员撤离路线。
4、加强原发性灾害诱发继发性灾害方面的预案。
5、存在安全区域转化为存在大隐患区域的致灾危险性。
三、对灾区状态进行分析:
矿井事故发生后,总原则是:“科学地判断灾区的状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害的蔓延,使其影响范围减少至小”。
救援步骤:针对不同时期相对稳定的灾区状态的科学分析,预测可能发展的方向和状态,超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控制措施。
四、应急救援设备的有效利用和系统性配置:
矿山救护技术装备是指矿山救护队在处理灾害事故时使用的仪器和装备的总称。
按照处理井下事故分类有:处理井下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事故的装备;根据不同的灾害性质和类型,准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并实施抢险救灾工作,从而迅速控制和消除灾害。
按照救护队管理层次分类有:个人装备、小队装备、中队装备和大队装备。
按照使用功能分类有:个人防护装备、抢救遇险人员装备、救灾通讯装备、环境参数检测装备、灭火装备、破拆、支护装备等方面的救护装备。
按照使用场所分类有:地面、井下、高空和水下装备。
以上是一些关于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知识,煤矿安全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关于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问题,可以电话联系或者通过在线客服的方式联系我们了解,我们会有专业人员为您解答。
相关推荐: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应急救援培训要求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