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煤监部门重点扶持企业 咨询热线:
透地D波应急通信产品、矿山安全通信产品、移动宽带应急通信产品 17203711177
< >

超低频微波通信原理

作者:中多科技 日期:2024-10-29 点击:303
一键分享
超低频(Very Low Frequency, VLF)通常指的是频率在3 kHz到30 kHz之间的无线电波,而微波通信则涉及的是频率在300 MHz到300 GHz之间的电磁波。由于这两个频段在频率范围上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应用也有很大不同。这里我们先分别解释这两个概念,然后说明为什么“超低频微波”这个组合不太常见。


 超低频(VLF)通信


工作原理:

- 传播特性:VLF信号可以穿透海水较深,因此常用于潜艇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 天线设计:需要非常大的天线尺寸来有效地发射和接收这些长波信号。例如,VLF发射机的天线可能长达数公里。

- 传输距离:VLF信号具有较强的地波传播能力,可以在地球表面远距离传输。

- 数据速率:由于带宽限制,VLF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通常仅限于简单的文本信息或控制命令。


应用场景:

- 海军潜艇通信

- 长距离导航系统

- 时间同步服务


 微波通信


工作原理:

- 传播特性:微波信号通常采用直线传播方式,容易被障碍物阻挡,但可以通过反射、折射等现象绕过障碍物。

- 天线设计:使用定向性好的天线,如抛物面天线,以集中能量并提高增益。

- 传输距离:取决于功率大小和天线增益,一般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通过中继站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

- 数据速率:微波通信支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适用于宽带数据传输需求。


应用场景:

- 无线局域网(WLAN)

- 卫星通信

- 移动电话网络

- 广播电视传输

- 军事雷达系统


 为什么“超低频微波”不常见?


“超低频微波”并不是一个标准术语,因为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超低频和微波属于完全不同的频率范围。超低频侧重于长波通信,适合特定的应用场景,如潜艇通信;而微波则是高频段通信,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服务。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技术交集,因此不会出现所谓的“超低频微波”通信系统。


如果您的意思是指如何利用更低频率的微波或者是在微波频段内使用相对较低的频率进行通信,那么这仍然属于微波通信的范畴,只是选择了一个较低的微波频率点,这样的选择可能基于特定的应用需求,比如更好的穿透能力或是减少与其他系统的干扰。

上一条:透地通信生产厂家

下一条:矿山企业应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