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煤监部门重点扶持企业 咨询热线:
透地D波应急通信产品、矿山安全通信产品、移动宽带应急通信产品 17203711177
< >

弹性波透地通信分层大地信道的多径特性

作者:中多科技 日期:2024-06-13 点击:434
一键分享

弹性波透地通信是一种利用弹性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技术,用于实现地面与地下设备之间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分层大地信道中的多径特性。多径特性指的是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不同路径,这些路径可能导致信号的时延扩展和能量衰减,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多径传播模型


弹性波在分层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各层界面反射的影响,形成多径信道模型。多径延迟与各层的厚度以及层内弹性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有关。在神华集团上湾煤矿煤层及围岩钻孔资料基础上建立的地层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直达信号正常情况下,多径信号的幅度较直达信号低20dB以上,多径干扰基本可以忽略。但如果直达信号被遮蔽,信号呈明显频率选择性衰落,衰落深度约15dB。


多径效应的影响


多径效应会影响信号的正确接收,特别是在大地信道传播过程中存在多模多径以及频率迁移等现象。为了克服这些影响,可以采用RAKE接收技术,它能够利用作为干扰的多径信号,通过收集分散在各径信号中的能量提高接收增益。


多径衰落特性


多径衰落是指由于多径信号的存在,接收信号的包络发生随机变化,这种变化服从特定的分布,如瑞利分布或莱斯分布。瑞利衰落通常出现在反射物较多、直射波路径较弱的环境下,而莱斯衰落则是在直射波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出现。


时延扩展和能量衰减


多径传播还会导致信号的时间扩展和能量衰减。时延扩展是指由于多径信号的存在,接收信号的信号分量展宽,相应地在频域上规定了相关带宽性能。能量衰减则是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弹性波的能量会逐渐减弱。


综上所述,弹性波透地通信在分层大地信道中确实存在显著的多径特性。这些特性需要通过合适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接收算法来加以克服,以确保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上一条:信标模式下磁感应透地通信传输距离分析模型

下一条:极低频电流场透地通信路径损耗建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