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定位标签(识别卡):每位井下工作人员需要佩戴一个内置定位传感器的识别卡或标签,这个标签会定期发送信号,包含唯一标识符。
2. 读卡器/接收基站:在井下的关键区域如绞车房、运输大巷、水泵硐室等位置安装读卡器或基站,这些设备负责接收标签发射的信号,并将数据传回地面控制中心。
3. 无线通讯技术:现代的井下精确定位系统可能采用UWB(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ZigBee或者其他专有无线通信协议,以实现实时、高精度的定位。UWB技术因其高精度、低功耗和强穿透性,在井下环境中特别有用。
4. 地面控制系统与软件:包括服务器、管理软件等,用于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移动轨迹,以及进行数据分析、报警管理和应急响应规划。
5. 系统管理功能:提供多用户访问权限管理,允许不同级别的用户查询实时情况,并根据需要对软件进行分级修改。
6. 安全标准:鉴于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定位设备必须符合防爆、防水、防尘等安全标准,确保在恶劣条件下稳定工作。
7. 定位精度:现代系统通常能达到3-5米的定位精度,有助于精确锁定人员位置,为紧急救援提供关键信息。
综上所述,井下精确定位设备通过高科技手段,结合坚固耐用的设计,为地下作业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不仅提升了日常管理效率,更在危机时刻能够快速响应,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