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系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其特定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出的人员定位系统的基本要求:
安装与安全性要求
1. 设备安全与稳定性:确保定位系统设备在煤矿井下等复杂危险环境中24小时正常运转。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部署一定数量的定位基站,以满足控制区域的要求。同时,应对所有井下人员的信息进行录入,包括安全检测、核对人员信息等,以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坑道,保障煤矿生产安全进行以及人员安全监管。
2. 数据安全与可靠性:人员定位系统具备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保证后台数据安全、可靠。系统应能采集和统计分析人员通过井下坑道的信息,以及进行管理分析,并根据人员、物资以及车辆定位位置数据显示出各种统计报表,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数据分析报表,提供信息化的数据服务。
3. 监测功能的正常运行: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监测功能是目前煤矿安全系统中的强制标准,需要设置显示设备,实时显示井下人员位置。通过部署定位基站和佩戴定位标签的模式,促使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可视化、精确化、精细化、安全化。
定位精度要求
1. 静态定位误差:煤矿精确人员定位系统比较大静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0.3m,而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比较大静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3m。必要时,需进行井下试验。
2. 动态定位误差: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比较大动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7.3m,而一般人员定位系统比较大动态定位误差应不大于10m。
抗干扰性能要求
系统应能满足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包括通过严酷等级为3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为2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等。
其他功能要求
1. 电子围栏功能:虚拟电子围栏将形成自动报警区,对两票的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长时间离开电子围栏区域进行手机的振动或短信等报警提醒,对非工作成员的闯入,不但对闯入人员,同时对工作负责人和值班成员等进行手机的报警提醒,防止非工作人员误入设备间造成误操作。
2. 历史轨迹查询和回放功能:通过电子地图,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布控区域人员位置、人员分布密度、相应的状态信息及每个受控目标的活动轨迹。可以随时按照时间段调用某个人活动的轨迹并进行回放,用于责任划分与事故分析。
3. 考勤门禁定位多卡合一功能:人员定位卡片可以和企业门禁系统、一卡通系统等进行结合,实现“一卡在手,全厂通行”。结合人员位置信息,根据人员是否具备进入特定区域的权限,实现门禁系统自动放行与禁止动作,以及提供车辆自动进入识别功能,实现更加安全的管控。
4. 紧急救援功能:工作人员佩戴定位标签,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触发定位标签SOS按钮,同时与视频联动,这样后端可以及时进行支援,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人员定位系统在安装与安全性、定位精度、抗干扰性能以及其他功能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安全监管效率并保障人员的安全。